简答题

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资产管理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货款,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2)资产转移理论:银行流动性的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3)预期收入理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人,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主张扩大公共项目开支,进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鼓励消费信用。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述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基本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理赔管理的基本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利率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包括()

    多选题查看答案

  • 主张通过持有易于转让的资产来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简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