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在一起水上浮尸案的现场,侦查人员发现—封遗书,根据遗书记载的内容,侦查人员查出死者的家庭,身份。同时,又根据笔迹鉴定查明遗书确实是死者所写。本案中的遗书属于()

A书证

B物证

C实物证据

D言词证据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在杀人现场,侦查人员发现一支手枪,枪把上附着血迹。”请运用“发散性思维”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仓库在夜间被盗,保管人员初步清点物品后发现物品并未丢失。经过现场勘查后发现,犯罪分子进入和逃离现场时在仓库外的沙地上留下了两行鞋印。两行鞋印大小、型号等都一样,但是逃离现场的鞋印明显比进入现场时的鞋印要深、侦查人员进行了侦查实验,让同一人反复穿越沙滩,但从第二次起,每一次都比前一次负重增加,果然发现留在沙滩上的足迹加深了。侦查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负重增加是脚印加深的原因,罪犯逃离现场的足迹比进入现场足迹深是因为罪犯的负重增加了。于是侦查人员组织人手对仓库进行了仔细的清点,果然发现丢失了一件很重的工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仓库在夜间被盗,保管人员初步清点物品后发现物品并未丢失。经过现场勘查后发现,犯罪分子进入和逃离现场时在仓库外的沙地上留下了两行鞋印。两行鞋印大小、型号等都一样,但是逃离现场的鞋印明显比进入现场时的鞋印要深、侦查人员进行了侦查实验,让同一人反复穿越沙滩,但从第二次起,每一次都比前一次负重增加,果然发现留在沙滩上的足迹加深了。侦查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负重增加是脚印加深的原因,罪犯逃离现场的足迹比进入现场足迹深是因为罪犯的负重增加了。于是侦查人员组织人手对仓库进行了仔细的清点,果然发现丢失了一件很重的工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据报道: (1)张君团伙案的最终破获,得益于渝、湘、鄂三地警方在分析多起未破案件中作案时间、地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作案目标、对象、作案手法和逃跑方式、犯罪人的体貌、口音和气味等特征相同或相似后决定采取的并案侦查措施。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张君团伙案在各地长时间未破是因为线索有限。 (2)2002年,杨新海案件的漫无头绪状况在西平警方与漯河警方的一次偶然的沟通后终于发生了变化。两地刑警发现,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几起案件作案手法几乎就是翻版,于是警方作出了并案侦查的决定。 (3)在侦破杨新海系列杀人案件过程中,警方曾经发了一份发现缉捕犯罪嫌疑人的“提纲”,群众举报非常踊跃,但由于提纲本身存在差距,这也是大密度的工作进行几个月后,也未能发现真凶的原因之一。 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侦查学理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南京市曾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凶手将被害人碎成几十块,并抛散多处。侦查人员首先将找到的49块骨复原,刻画出被害人的基本特征。同时请法医及有关医学专家做了模拟、切片等试验,结果发现死者是已萌生智齿的女性。根据国外文献记载,女性智齿萌生在17岁左右。南京地区是否也这样?侦查人员在医务人员的配合下,专门调查了52位女青年,结果发现南京地区的女青年萌生智齿都在19岁至21岁之间,没有发现有低于19岁和高于21岁的女青年萌牛智齿。于是推断:南京地区凡萌生智齿的女性都是19岁至21岁之间的女青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南京市曾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凶手将被害人碎成几十块,并抛散多处。侦查人员首先将找到的49块骨复原,刻画出被害人的基本特征。同时请法医及有关医学专家做了模拟、切片等试验,结果发现死者是已萌生智齿的女性。根据国外文献记载,女性智齿萌生在17岁左右。南京地区是否也这样?侦查人员在医务人员的配合下,专门调查了52位女青年,结果发现南京地区的女青年萌生智齿都在19岁至21岁之间,没有发现有低于19岁和高于21岁的女青年萌牛智齿。于是推断:南京地区凡萌生智齿的女性都是19岁至21岁之间的女青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公安机关在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的盗窃犯罪事实时,发现他还涉嫌受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地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经侦查发现:三起爆炸案所使用的炸药、引爆方式相同,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时间大体相同,侵害目标相似。侦查人员据此推测认为:“这三起爆炸案是同一作案人所为”。侦查人员在这里运用的是()推理。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