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根据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正确答案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2)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2)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西南边区,居住着众多勤劳、勇敢而善良的少数民族,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来自边寨的飞歌。在云南,撒尼人民更是热情、好客。听,他们正在邀请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与他们共度佳节呢!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音频。(2)分组讨论分析:①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撒尼族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你是怎样从他们的音乐中听出来的呢?他们又是用什么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呢?②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③歌曲表达了当地人民怎样的感情?(3)学生讨论。一组生: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撒尼人民非常热情好客。用路旁正在开的鲜花儿,树上等人摘的果子,迎风荡漾的谷穗,招待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二组生:领唱与合唱结合的形式。三组生:表现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教师适时引导(介绍撒尼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及有关撒尼人的风土人情。再介绍这首歌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节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创作金奖。由于采用一名女高音领唱与男高、女高的声部领唱的交替,所以显得音色变化丰富,也使歌曲更加亲切、热情、活泼、生动,且富有趣味性)。(4)播放云南简介。师: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蔚为壮观。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之乡",撒尼的小伙子们喜爱吹笛子、弹三弦,姑娘们也喜欢边吹口弦边唱歌起舞。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听歌曲,找一找哪些地方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的特点?生: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装饰音,如……(5)复听歌曲。师:请学生试着从旋律的倚音处,找出模仿撒尼人吹笛子发出的声音,以及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塞洛塞洛塞洛里哎洛哎"等衬词。并且思考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选择答案:A塑造形象。B表达感情。生: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起到热情地表达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的感情。师:歌曲可分几部分?生:歌曲可分为两大部分。师:如何划分?生:第一大部分为第1-28小节,第二部分为29小节到结尾。师: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第一乐段(引子后第1~10小节)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予以重复。在这个乐段里,鲜明地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美景,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第11~19小节)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由混声合唱予以呼应,不仅主人欢迎,连老圭山也在欢迎。第三乐段(第20~28小节)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第二大部分(即第三段歌词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又加了一段尾声。在这部分里,进一步展示了撒尼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撒尼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6)《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曲学习。请学生找出重点句,视谱演唱旋律。个别衬词处节奏紧密也可按节奏诵读,倚音作为难点可由教师范唱,帮助学生解决,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来,唱出撒尼音乐的风格,然后反复跟唱。教师也可请学生分组分句接唱,或也可分男生女生进行接唱,增加学习兴趣。(7)学习歌曲二声部。重点句视唱旋律,填词跟唱,如"远方的客人啊,请你留下来"处,倚音较多,应反复练习。(8)分声部练唱。①生唱一声部,师弹二声部。②师唱一声部,生唱二声部。反复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9)分男女声组演唱。教师进行指挥,请学生注意配合,感受二声部和谐的效果。师总结:歌曲采用的和声与复调手法十分简洁精练,恰如一群撒尼男女青年,陆续从四面八方走来,唱着热情留客的歌曲,歌声此起彼伏,那种欢快、炽热的情绪,怎能不感染我们呢!(10)随音乐律动,进一步体验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11)欣赏动画《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三、课堂小结
边寨虽远,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曲均有其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鲜明,风格独特。美丽神奇的地域,是多民族文化产生的摇篮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其独特丰厚,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创造性的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保存了一个绚丽多彩、罕见的民族音乐文化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