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述石灰稳定类基层定义及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强度因素?

正确答案

定义: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
形成原理:
1)离子交换作用:土颗粒表面吸附的钠、氢、钾等在石灰水中与钙离子产生离子交换,变成钙土。
2)结晶作用:Ca(OH)2+n(H2O)→Ca(OH)2.nH2O
3)火山灰作用:XCa(OH)2+Al2O3+nH2O→XCaO.Al2O3(n+1)H2O,
XCa(OH)2+SiO2+nH2O→XCaO.SiO2(n+1)H2O
4)碳酸化作用:Ca(OH)2+CO2→CaCO3+H2O
影响强度因素:
1)土质:各种成因的土都可以用石灰来稳定,但黏性土的稳定效果显著,强度较高。
2)灰质:在同等石灰剂量下,质量好的石灰稳定效果好。
3)石灰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强度和稳定性均提高,但剂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强度反而降低。
4)含水率:不同土质的石灰水有不同的最佳含水率。
5)密实度:石灰土强度碎密实度增加而增长。
6)石灰土的龄期:石灰土强度随龄期增长。
7)养生条件:主要指温度和湿度。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