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王某一次因闯红灯被交警扣留,处以罚款200元,王某的同事肖某认为王某是故意不遵守交通法规,应该受罚;后来肖某也闯了红灯,但他认为自己是没注意到红灯,属于无心之过.不愿意接受处罚。肖某对他人和自己做出了不同归因,这是因为()。

A自我价值保护

B社会视觉的影响

C肖某为人很自私

D忽视一致性因素

E肖某比王某的道德水准更高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个体在归因时,对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归因朝着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是一种利己性归因偏差,具体来说,当自己的行为是好的、成功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当行为本身不好、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归结为外因。而当他人的行为是好的、成功时,倾向于外部外因;当他人的行为本身不好、失败时,则倾向于用他人的个人特征来解释,从而保护自己的价值。
相似试题
  •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分离性遗忘患者主要的障碍是一次或一次以上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的事件,后者常具有什么性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现代,心理学被定义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被称为家庭治疗之父的人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30年代,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被称为内隐致敏法的厌恶疗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被视为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感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被一种仪器所控制()。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固定一个集体,从第一次聚会到最后一次活动,其组成成员保持不变,一起进入集体,一起结束活动,这样进行的心理治疗称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