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D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明清时期,因为人口不断的增加,为了养活更多的人而一味的增加用处不大的“瘠卤沙冈”的耕地,而不是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相似试题
  •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一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截至2012年12月底则达到2.7亿亩。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共同之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约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5%,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超过270多万户。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 ①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副产品价格 ②优化资配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实现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④改变土地所有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稚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稚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稚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