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B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纠正右倾错误路线

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解读提炼材料关键信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民族矛盾加剧”,反映的是随着日本侵华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面对这一国情,中国共产党进行的调整就是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项D项是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B项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确立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
相似试题
  • 下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口号。从图1到图2反映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各种土地政策,其共同之处是()①反映当时主要矛盾;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不久后他获得了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他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十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树大召风……他隐隐地意识到,可能苏联要发生变化,自己要赶快离开。l931年,他返回美国。 材料四: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医疗保险范围,……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