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结合“东胡林人”墓葬遗址、上宅文化遗址及雪山二期文化遗址所反映的北京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分析人类社会如何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正确答案

“东胡林人”的文化遗物主要是装饰品。在少女遗骨的颈部周围,发现有50多枚已穿过孔的蜒螺壳,大小均匀,显然是少女配戴的一副项链。另外,在少女腕部周围,还发现7枚用牛肋骨截断磨制而成的骨管,长短接近,相间排列,这应该是戴在少女手腕上的一副骨镯。少女身上的这些饰物,不仅仅起美化作用,还应该是当时尊重女性的一种表示,而以女性为中心则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特征。还有,这些比较精美装饰品的出土,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东胡林人”已不需要整天为维持生命而奔波,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制作这些装饰品美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这时的人类离开山洞来到河谷黄土台地居住,劳动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也是密切相关的。
而上宅文化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多数是打制或磨制石器,有斧、凿、铲、磨棒、磨盘、砧石、石球、石镞、网坠等。细石器有柳叶形石刀、复合刃器等,但数量很少。从这些工具的用途分析,当时上宅居民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兼有狩猎和捕鱼。
从雪山二期文化出土陶器的制作、纹饰、器形以及石器种类分析,它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有一定关系,因为黑陶和磨制石器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这表明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原始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原原始文化的影响。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已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农业的发达,提高了男人的社会地位,并最终导致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原始社会的末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东胡林人”的文化遗物主要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列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的鸿山遗址是什么时期的墓葬?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东胡林人

    名词解析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芮城东庄村文化遗址是属于()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川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而且也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判断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