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据道光七年版《(四川)南江县志·棉布谣》:乾隆时“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对歌谣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此时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关

B该地区纺织品远销江浙地区反映了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C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动摇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D该地区家庭手工业分工细,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身患癌症仍长期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09年2月中纪委做出了向王瑛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向王瑛同志学习的活动。中纪委的要求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上海县志》记载,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浙江通志》亦云,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材料反映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统计,清乾隆帝时,全国人口由1740年的不足l亿,到1790年超过3亿;道光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来说()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五六千万左右,清康熙末年只有二三千万,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激增至三亿多,道光十四年(1834年)超过四亿,导致人口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京剧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据《山东东昌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①自然经济占主导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对外贸易发达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安徽省六安战国墓发掘出一把精美的宝剑。据统计,北墓葬外藏室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下列物品肯定不会在墓中出现的有() ①青花瓷 ②棉布衣服 ③青铜器 ④纸币“交子”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