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神七”成功发射和收回,是一曲科技强国、自主创新的壮丽颂歌。关于创新,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创新就是要抛弃传统观念,推陈出新②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创新才能发展,发展要求创新④创新要求敢于进行逆向思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但创新不是要抛弃传统观念,而是对传统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故①项错误。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发展,发展要求创新。创新要求敢于进行逆向思维。本题选C项。
考点:创新知识点
点评: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相似试题
  • 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飞船已经七次发射成功,从神五到神七先后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回答下面各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飞船已经七次发射成功,从神五到神七先后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回答下面各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飞船已经七次发射成功,从神五到神七先后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回答下面各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继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2008年下半年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又一次发射成功。这表明() ①我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②科学理论是检验实践的重要标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事物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天宫一号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进入新世纪,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嫦娥一号”飞天圆梦,“神七”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再创佳绩,万众一心,共抗灾难……一次次成功令世人注目,一件件大事振奋人心。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到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到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探月尝试,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创造规律,人定胜天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