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时间都去哪儿了”迅速成为一句流行语,也引发了全民的感叹潮。在2014两会上,它同样叩问着人大代表们,对代表们而言,“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对责任和担当的切切拷问。发声在会上,功夫在平时,只有深入了解,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表达意见,代表履职尽责的时间多一点,民众的切身利益就会增一分,代表的辛苦指数高一些,人民的幸福指数就会升一点。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分析人大代表的时间应该“去哪儿”?

正确答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方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要依法行使提案权、质询权等。
(4)人大代表的时间应该和人民在一起,深入群众,掌握真实情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

答案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的时间应该“去哪儿”。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以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设问中“人大代表”一词需要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引起高度的关注。另外,本题材料中“发声在会上,功夫在平时,只有深入了解,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表达意见,代表履职尽责的时间多一点,民众的切身利益就会增一分,代表的辛苦指数高一些,人民的幸福指数就会升一点”,启示学生可从人大代表与人大的关系、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相似试题
  • 2011年央视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1年央视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1年央视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并且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你认为该歌曲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是中日友好邦交42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是中日友好邦交42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是中日友好邦交42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14年央视春晚的脚步越来越近。回眸蛇年春晚,回归和创新并重,以不同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元素,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这表明() ①春晚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 ②春晚能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④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扶不扶老人很纠结。2014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不多,但小品《扶不扶》却是独树一帜,让人记忆深刻。小品《扶不扶》从老人失足跌倒说起,喜欢助人为乐的聪明小伙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通过事件回放来帮助老人弄清事实,用诙谐幽默演绎出梗塞着道德这条社会动脉的不良风气,在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课,可谓是教育无处不在,美德时刻要弘扬。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道德焦虑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