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如下图出自中国古代一本劝人行善的通俗书籍。图片右上方的文字为:“宋程一德,粗识字义,孜孜欲人为善,每遇嘉言懿行,不分三教,捐资刊布(刻版印行),冀人警醒。一夕,梦帝君告曰‘汝能广行三教,所刻俱录报天庭矣。’自是,三教典籍不学而晓,子孙悉俊拔,多少年高第。”从材料中,你能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雕版印刷技术更加成熟 ②三教合流 ③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 ④文人画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地方官员称呼也时有调整。如下图为秦朝疆域图,图中的“琅邪郡”管辖地在西周时期的地方长官可能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引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言语出自中国古代心学集大成者之口的,可能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该名言出自()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该名言最可能出自()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茨地区的金匠谷登堡研发了涉及印刷机的一些单独或合并铸成的“小块”和铅制的“模具”。1457年,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智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材料二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书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清代,商业雕版印刷广泛传播。福建的四堡地区在17世纪后期兴起家族经营的书坊。四堡书业主要出版教育文本、实用指南手册(如礼仪指南、医药用书、风水手册等)和通俗小说等全国通行书籍。其中教育文本最畅销,它囊括了各种有助于考试的辅助资料,如朱熹注本《四书》;还有宣称对经商的读者大有用处的《信札/字辨》书。18世纪,四堡书业的销售覆盖了南方九省,他们带着识字读物和经典书籍向南部内陆和边陲日益增长的人口传播文化。 ——摘编自[美]包筠雅《中国书籍社会史:四堡书业与清代书籍文化》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法国“印艺社”和中国“四堡书业”图书出版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