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阈电位

D局部电位

E负后电位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EPSP的形成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配体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因此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由于Na+的内流大于K+的外流,故发生净的正离子内流,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
相似试题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关于突触后电位的特征,错误的叙述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能抑制运动神经元是因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列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会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