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4 个小题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简答题1

控制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17世纪前后东西方国家是如何追求海权的?由此造成的历史命运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西方: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重视发展海权,主动创建海军,争夺对海洋的控制;(写出其中一国的追求,即可得2分)东方;明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意识淡薄。
命运:西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成为16世纪典型的殖民帝国;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写出其中一个代表国即可得2分)东方的清政府逐步与世界脱轨,落后于世界。

答案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闭关锁国的史实来分析,可概括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重视发展海权,主动创建海军,争夺对海洋的控制;明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意识淡薄;第二小问命运结合西方新航路开辟,进行殖民扩张的影响和中国闭关锁国,在近代被动挨打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如西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成为16世纪典型的殖民帝国;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东方的清政府逐步与世界脱轨,落后于世界。
简答题2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逐步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中国政府为改变这种命运曾做出过怎样的努力?

正确答案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努力:晚期政府曾通过洋务运动,创建水师。

答案解析

第一小问原因结合史实,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思考,如西方资本主义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
简答题3

新时期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权及海洋的和平利用与开发,请简要分析其国内外背景。

正确答案

背景: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步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对海洋的争夺激烈等;
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海权意识增强等。

答案解析

背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系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即可,如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步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对海洋的争夺激烈等;国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海权意识增强等。
简答题4

综合上述资料,谈谈各国对海权不同追求给我们带的深刻反思。

正确答案

反思:①海权决定国家兴衰;②过度发展海权损伤国民经济;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③国家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

答案解析

反思即经验和教训,从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和中国的被动挨打的史实中可以总结出海权决定国家兴衰;过度发展海权损伤国民经济;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还可结合时政热点谈做法,如国家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