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试述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正确答案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结构”最大的特征是它的整体性,即结构内各要素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也就是说,接受者面对作品时,他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阅读经验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协调一致地以整合的功能对作品作出审美反应。一般来说,审美心理结构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渗透、交融的审美层面。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对文学作品采取两种主要的应对方式,即同化与顺应。
(1)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企图把具体的文学文本整合到其自身所固有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文本的信息与其审美心理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巩固与确认。同化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同化现象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扩展不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只起到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强化、巩固和确证的作用。同化是接受者首先采取的本能性的心理行为,他总是从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去领会、解释与评价作品。当文学作品在整体上或某个主要方面与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不一致时,结构的同化方式就会严重受挫而无法进行下去。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读者放弃阅读、排斥作品,接受活动有始无终;二是读者的结构由同化方式改换为顺应方式,接受活动继续进行。
(2)顺应是指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体文学文本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无法同化文学文本,只能通过其自我转换来适应文学文本的新情况,文本对接受主体的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到改变与更新的作用。顺应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过程中的顺应想象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扩展与更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接受主体的审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顺应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顺应的前提是对读者而言陌生、新鲜的创新性文学作品的存在,是那些内容与形式上都突破“艺术惯例”的审美因素的出现。任何文学接受活动都是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与作品审美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审美心理结构自我调节和逐步建构的动态过程。
(3)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动态过程中,同化与顺应是双向运动的建构关系。也就是说,同化与顺应互相包容、互相转换。同化在结构的基本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吸纳了新因素,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顺应;顺应并不是原有结构的推倒重来或彻底遗忘,它通常只是让新引入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而让旧结构的部分退据次席,即改变结构的成分及内部关系,最终新结构也必然具有同化倾向。因此,同化导向顺应,顺应又回归同化。双向建构的结果,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趋丰富不断演进。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