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演变。

正确答案

(1)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教育目标
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障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培养幼儿准确运用感官和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
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增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教育目标
1981年教育部办法《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作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有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
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有而对它们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
(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幼儿教育目标
1996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21世纪初的幼儿教育目标
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目标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社会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目标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目标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