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中,不应计入风荷载,则下列分析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地基变形计算的是地基沉降,是竖向变形,所以只计入竖向荷载

B地基变形计算的是最终的沉降,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固结变形。风荷载是重复荷载,不是恒定的荷载,不会产生固结变形

C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只会产生侧向的变形和位移

D风荷载是水平荷载,对基础只产生力矩的作用,引起建筑物的倾斜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可以由各多种荷载引起,包括风荷载。如果需要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变形,计算公式中所用的指标就不能用压缩模量,而应当采用重复荷载作用下测得的弹性模量。在规范所给定的变形计算公式中规定采用压缩模量,即在室内试验中每级荷载作用下按稳定变形求得的指标,用以计算的结果是固结变形,即最终沉降,因此,与之相应的荷载必然不能包括重复作用的风荷载。
相似试题
  • 某新建房屋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地勘资料,其基底自然土层的有关物理指标为:含水量w=22%,液限wL=30%,塑限wP=17%,压缩系数a1-2=0.18MPa-1。由于承载力不足,拟对该地基土进行换填垫层法处理。假定由击实试验确定的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1.7t/m3。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填土的控制干密度ρd(t/m3),其最小值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黑龙江省佳木斯西北方向某县的一多层建筑在设计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中没有给出该县的基本雪压,但当地气象部门给出年最大积雪深度为0.50m,由此设计单位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规定确定雪压值s=()kN/m2。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无勘误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设防烈度为8度、乙类建筑,房屋高度为38m的框架结构,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1中最大适用高度为40m的要求。查表6.1.2确定抗震等级时,由于是乙类建筑,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3.0.3条,应提高1度即按照9度考虑,可是,表中9度时只有≤24m的情况。如何处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局部修订,有哪些改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规定: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检测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检测不能对缺陷作出准确判断时,应采用()检测。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6层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