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背景:五四启蒙运动,尤其是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抨击,是古史辨学派兴起的主要原因。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
(2)主要学术贡献:发现中国古代神话;用神话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古史;从神话学的角度对一系列古史传说故事和人物做出了精辟的解析;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
(3)主要局限:由于对现代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缺乏全面了解,尚不能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做出深入贴切的分析。此外,未能注重结合考古发现来考辨古史,致使“古史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古书辩”;有的地方怀疑过头,因而像杨向奎先生所指出的造成“玉石俱焚”;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有不当的地方,比较突出的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往往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比如他根据《说文解字》提出的禹是一条虫的论点,就显得相当草率,几乎没有任何证据,仅凭主观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