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这表明,王守仁的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主观唯心主义把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题中“灵明”是指人的主观精神,因此王守仁的观点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答案C正确;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
相似试题
  • 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这样说的依据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主张先富裕,然后“教之”,是因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