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2)课文摘录: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两组视频,第一组视频的内容是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与人民生活的富足:第二组视频的内容是广大的劳动者因失业在街道上排起了无尽的长龙,等待领取救急食品)师:通过对这两段视频的观看,同学们有何感想?生1:美国在当时社会状况出现了急剧的变化。生2:美国在当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生:……师:同学们看到的就是在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前后社会现实的对比情况,那么,当时的经济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呢?对当时的美国人民造成了哪些影响?经济危机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课内容。二、讲授新课师: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第一段视频中发现当时美国经济是欣欣向荣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生1:当时美国已经完成两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生2:当时,威胁国际和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平局面。生3:科技进步使得很多电器产品走进美国的平民家庭,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师:那么,这种“繁荣”就一点破绽都没有吗?会持久地维持下去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己寻找一下答案。(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自行整理答案)师: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美国当时的“繁荣”会持续下去吗?生4: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人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不成比例,出现社会生产严重过剩。师: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生5:当时的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为了鼓励人民消费,使用大量刺激手法,使得人民出现提前消费和依赖借贷的情况,随着股市的崩盘,人民变得一贫如洗。(引导学生认识“繁荣”带来的危害和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揭示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打下基础)师:这两位同学归纳的十分正确。经济危机开始后,迅速蔓延到全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给当时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和老师发给大家的拓展材料,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及影响进行整理。(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认真进行整理)师:出现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尤其是新任总统罗斯福是如何应对的呢?(教师组织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将罗斯福为应对当时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梳理,并将结果制成下面的表格)三、课堂小结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固有的矛盾,在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规模的经济危机。之前欣欣向荣的社会繁荣景象一去不返,广大人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以罗斯福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大胆尝试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新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渐扭转了每况愈下的形势,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四、课后作业有资料显示,胡佛总统在任期间采取了许多措施应对当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有文章阐述并非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美国彻底从危机泥潭中解救出来。请同学在课下搜集相关论据,从“新政是否拯救美国”的论点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并形成书面文字。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学生明确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历史原因、危机的特点及影响,还有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当时美国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要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本课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理顺清楚,将相关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完整地展现给学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08年中国政府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知名学者指出:“从拉美最传统的经济史的角度看,1930年是本地区工业化的一种功能性标志。人们甚至谈论危机前和危机后:此前,占优势的是出口经济;此后,标志性的是工业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张。”据此判断,该学者认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40%,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导入语:“2008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9月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古老文明、开放胸怀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面对1月的南方特大冰冻灾害,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11月的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件,果断行动、群策群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的世界也不太平,巴以冲突升级,索马里海盗猖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盘点,我们发现2008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回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灾难,相反,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使我想起了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的一句话:“我们从不缺少灾难,也从不缺少痛苦,缺少的只是对灾难和痛苦的深入审视、思考与咀嚼。”今天,我们就从对敬教授这句话的思考中来探讨本堂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第一,出示三幅图片,再现当时纽约股市崩溃情形下人们的焦虑;第二,出示一则文字材料,师生分析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第三,结合一个表格,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第四,出示大量材料(十幅图片和一则文字材料),展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贫困失业、无家可归、游行冲突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现象,为介绍罗斯福新政做铺垫。经过仔细斟酌,又调整如下:第一,出示大量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第二,结合所出示的材料,让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第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突然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是偶然的吗?出示材料师生共同研讨。第四,应该怎样解决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讲述胡佛的坚守传统,并为罗斯福的大胆创新--“新政”做铺垫。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导入语:“2008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9月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古老文明、开放胸怀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面对1月的南方特大冰冻灾害,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11月的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件,果断行动、群策群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的世界也不太平,巴以冲突升级,索马里海盗猖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盘点,我们发现2008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回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灾难,相反,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使我想起了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的一句话:“我们从不缺少灾难,也从不缺少痛苦,缺少的只是对灾难和痛苦的深入审视、思考与咀嚼。”今天,我们就从对敬教授这句话的思考中来探讨本堂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第一,出示三幅图片,再现当时纽约股市崩溃情形下人们的焦虑;第二,出示一则文字材料,师生分析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第三,结合一个表格,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第四,出示大量材料(十幅图片和一则文字材料),展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贫困失业、无家可归、游行冲突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现象,为介绍罗斯福新政做铺垫。经过仔细斟酌,又调整如下:第一,出示大量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第二,结合所出示的材料,让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第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突然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是偶然的吗?出示材料师生共同研讨。第四,应该怎样解决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讲述胡佛的坚守传统,并为罗斯福的大胆创新--“新政”做铺垫。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825年,英国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年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