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各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采取如下措施:
①全力抢救伤员;
②通知沿河下游有关地、(县)市、乡镇、村屯广大群众暂停饮用河水,要求以该河道为水源的水厂、糖厂及食品厂停止取、供水;同时调拨饮水消毒剂,供停止饮用河水的群众对取用的其它水源进行消毒,保证群众用水安全;
③在污染河段投加大量石灰中和沉淀,降低水中砷浓度;
④在事故点上游筑坝截流,开挖人工河道,使河流改道绕过事故点,事故点河床基本干涸,但需防止污染扩散;
⑤及时组织机械进入现场,把肇事车辆拖出河道,铲除受污染的砂、石、土,并运至原冶炼厂废渣池处理;
⑥将大量水泥、石灰倒入事故点的河床,就地搅拌,固化处理河床中无法清除的遭污染的砂、土、石;
⑦分别在距事故点下游河段150米、5千米、30千米处设点采样,对河水中砷浓度和pH值进行连续采样监测,若发现砷超标,则采取固化处理措施,直至各监测断面河水中砷浓度达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质限值。在进行河水监测的同时,对事故点下游40千米沿河村屯的井水也进行砷浓度监测,看是否有超标现象,若超标,采取措施使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