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4 个小题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所需空问要求,地下二层层高达6.6m,不便于一次施工,故底板、竖向墙体及顶板分次浇筑。监理要求提前上报施工缝留置位置。
事件三: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四: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做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简答题1

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一中存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采用热熔法施工;
理由: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宜采用热熔法施工,但当卷材厚度小于3mm时,严禁采用热熔法,易烧穿卷材,影响防水效果。
不妥之二:均采用满粘法施工;
理由: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
这是一道典型的施工技术题,主要考核地下工程卷材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事件一中,背景材料给定两道设防,采用材料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根据背景资料的表述,采用2mm+2mm,厚度小于3ra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当采用热熔法施工时,由于卷材厚度太薄,极容易烧坏卷材胎体增强材料,严重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质量。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铺贴卷材时,铺贴方法宜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使卷材与混凝土垫层间适当预留一定的相对活动幅度,避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及硬化过程中造成卷材硬性撕裂导致渗漏。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地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题,主要考核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做法、厕浴间防水做法、屋面做法等知识点。但对于基础知识扎实、具备现场实践的考生,凭经验至少能轻松判断出都有哪些错误之处。
地下室底板垫层、侧墙和顶板部位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应作保护层,防止后续施工将其损坏。顶板保护层考虑顶板上部使用机械回填碾压时,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70mm,即50mm厚为不正确做法。
室内厕浴间施工顺序应为:先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再做四周立墙防水层。竖向防水位于地面防水层之上。
找平层的做法,应采用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由于掺加部分石灰膏,不耐水不耐潮,故防水找平层必须用水泥砂浆。
另外,通常应采用1:2.5或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配比值越大,水泥砂浆找平层越易开裂,容易造成渗漏隐患。
简答题2

事件二中,地下二层墙体与底板、顶板的施工缝分别应留置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施工缝留设位置如下:
墙体与底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与项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板与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
根据背景材料以及提问问法,本问的回答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基础底板与竖向墙体间的施工缝;
(2)地下二层顶板与竖向墙体间的施工缝。
故在回答时,也应按两方面来作答。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4条规定: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答案解析

简答题3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施工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理由: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但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明显为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GB50204--2002的规定,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3,1-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本案例中,基础底板混凝土明显为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此为隐含条件,考生应引起注意。

答案解析

简答题4

指出事件四中各做法的不正确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事件四中的不正确之处及相应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正确做法一: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厚度50mm;
正确做法:顶板防水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不正确做法二:厕浴间防水先施工墙面后施工地面;
正确做法:先做地面,再做四周立墙防水层。
不正确做法三: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
正确做法:地面基层应采用1:2.5或1:3水泥砂浆找平。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设计为2mm+2mm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外防水。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道,置于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均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三: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做法: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施工防水层,再作防水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事件四:地上结构施工时,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