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35岁,咽喉疼痛4日后,右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2日,且伴吞咽困难,唾液外溢。检查:病人呈急性病容,头偏向右侧,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表面见脓点,右侧腭舌弓显著充血并见局部明显隆起,张口困难,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下方。

简答题1

你的诊断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右侧扁桃体周脓肿(前上型)。局部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脓液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扁桃体周脓肿、咽旁脓肿和咽后脓肿的同异点。

正确答案

扁桃体周脓肿是指发生在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本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属、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和厌氧菌属等。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的炎症,使隐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深部侵犯,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本病多单侧发病。按其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分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前者多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间;后者较少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与腭咽弓之间。咽旁脓肿为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导致咽旁隙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邻近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炎症;咽部外伤及异物经血流和淋巴系感染引发本病。咽后脓肿是指发生在咽后隙的化脓性炎症,按发病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咽后隙化脓性淋巴结炎。慢性型多为淋巴结结核或颈椎结核形成的寒性脓肿所致。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