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讲法、放生、念佛时怎样圆满六度?请一一说明。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按照阿琼堪布的观点,不但闻法者应具足六度,传法者也同样如此:不怀求得名闻利养的奢望而讲经说法,即是布施度;对他众没有冷嘲热讽、不悄一顾等行为,即是持戒度;自己能接受甚深法义,闻法者屡屡询问也不嗔不恼,即是安忍度;日日夜夜讲经说法,不厌其烦,即是精进度;心专注法词句和意义,即是静虑度;通过三轮体空、如梦如幻的境界摄持讲法,令弟子闻思有所长进,即是智慧度。
放生具足六度,例如,放生本来是无畏布施,同时还具足财布施,这是布施度;从小乘来讲,不害众生就是持戒,从大乘来讲,直接间接利益众生就是持戒,在放生过程中,即不害众生也利益了众生,这是持戒度;放生时忍耐严寒酷暑、艰难困苦,以及他人的谣言或攻击,这是安忍度;不管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劳累,每年春夏秋冬不间断地放生,这是精进度;放生过程中,没有什么其他目的,只是一心一意想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静虑度;通过念咒语、念经文加持所放众生,为其播下解脱种子,或者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来摄持放生,这是智慧度。
汉地藕益大师讲过: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念佛时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念佛时不持怀是非人我,即大安忍;念佛时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念佛时不随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念佛时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如此称之为真念佛。
无论做什么善事,都应当具足六度波罗蜜多。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什么叫做根德圆满?诸根不全之人对修法有何影响?请一一说明。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为什么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我们平时积累的念佛、放生等善根就永不会穷尽?请结合比喻说明。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大乘菩萨的根本戒有哪四条?请一一解释。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精进利益众生的助缘有哪六种?请一一解释。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隐住饿鬼分为哪三种?请一一说明其感受的痛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什么叫做六垢?请一一解释。六垢对闻法有何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八热地狱具体有哪些?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意恶业分为哪几种?请一一说明。其分别会导致什么过患?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