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甲运动商品公司从某小商品市场购进一批假名牌运动鞋,后欺骗乙公司,称该批运动鞋为进口正品运动鞋,双方签订了运动鞋买卖合同。两个月后,乙公司发现该批运动鞋为假货。一年半后,乙公司诉至法院,称甲运动商品公司将假名牌运动鞋冒充真品卖给乙公司是严重的欺诈行为,因此合同无效,要求甲运动商品公司承担法律责任。问:乙公司的主张能否成立?试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乙公司的主张不能成立。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在损害国家利益前提下是确定无效的合同,而在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则可经被欺诈方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撤销权如久拖不行使,将影响相对人的利益和法律秩序的稳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73条第2款规定:“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合同法》第55条第(一)项也明确规定撤销权必须在该权利成立起一年内行使,逾期该权利消灭,但权利人以明示或默示方式放弃的,撤销权自放弃之日起消灭。
在本案中,当事人之间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因此乙公司不能主张合同无效,而只有要求撤销该合同的权利。
但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撤销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El起一年内没有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在本案中,乙公司在知道甲运动商品公司的欺诈行为后的一年之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其撤销权已经消灭,人民法院不会再保护乙公司撤销合同的要求。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无效与撤销权有关问题。案例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是分析各方的法律关系。本题中,可以得出是一种欺诈行为,从这一点入手,需要回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通意见》及《合同法》等。通过对法条的分析,可以得出最后的答案。
相似试题
  • 某供销公司甲从某服装厂乙购进一批西装,价值100万元人民币,按甲与乙签订的供销合同规定,甲公司在收到乙厂西装后应一次性付清货款1100万元,而在甲公司收到乙厂供应的西装后,即根据上级决定被并入了丙公司,故甲公司没有按合同规定支付乙厂货款,经理丁称,甲公司已不存在且他本人也不再担任职务,无法支付所欠货款。于是乙厂聘请了律师,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索甲公司欠乙厂的100万元货款及利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供销公司甲从某服装厂乙购进一批西装,价值100万元人民币,按甲与乙签订的供销合同规定,甲公司在收到乙厂西装后应一次性付清货款1100万元,而在甲公司收到乙厂供应的西装后,即根据上级决定被并入了丙公司,故甲公司没有按合同规定支付乙厂货款,经理丁称,甲公司已不存在且他本人也不再担任职务,无法支付所欠货款。于是乙厂聘请了律师,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索甲公司欠乙厂的100万元货款及利息。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一批组装办公家具,经安装使用后,发现该批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遂向乙公司提出退货赔偿请求。乙公司认为该批组装家具是木质板材拼装而成,而该批木质板材是由丙公司提供的,因此拒绝甲公司的退货赔偿要求。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乙公司向法院提出应由丙公司负责赔偿,法院遂通知丙公司参加诉讼。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一批组装办公家具,经安装使用后,发现该批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遂向乙公司提出退货赔偿请求。乙公司认为该批组装家具是木质板材拼装而成,而该批木质板材是由丙公司提供的,因此拒绝甲公司的退货赔偿要求。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乙公司向法院提出应由丙公司负责赔偿,法院遂通知丙公司参加诉讼。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甲公司2008年6月上旬接受某企业捐赠商品一批,取得捐赠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商品价款20万元、增值税税额3.4万元。当月下旬公司将该批商品销售,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税专用发票,注明商品价款25万元、增值税税额4.25万元。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甲公司该项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万.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甲公司拥有“飞鸿”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酱油等食用调料。乙公司成立在后,特意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在广告、企业厂牌、商品上突出使用。乙公司使用违法添加剂生产酱油被媒体曝光后,甲公司的市场声誉和产品销量受到严重影响。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题查看答案

  • 甲公司向社会散发商品目录,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甲公司的行为应视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甲公司获得专利号为87123887.3的专利,乙公司在自己同种类商品上标注该专利号。乙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99年4月,新西兰甲公司(买方)与江苏乙公司(卖方)签订搪瓷钛白粉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江苏乙公司所供货物的品质、数量、重量以中国进出口商口检验局检验证或卖方所出之证明为最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商品检定合格,并出具了商检合格证。此后,乙公司用集装箱装箱从江苏南京港发运给甲公司。甲公司收到货后,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即委托SDS驻新西兰的机构对搪瓷钛白粉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认为该批白粉达不到确认书的质量标准。甲公司遂通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和中国国际商会驻新西兰代表处向乙公司交涉索赔事宜。双方经多次协商,于2000年12月28日在中国南京达成协议: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货物由甲公司处理,但甲公司必须向乙公司出具证明。由于甲公司后来未出具证明,乙公司也未履行该协议。随后,甲公司向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