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4 个小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调整历程

注:“免征额”:它属于减免税范畴的要素之一,其含义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材料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的热情参与,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材料三我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在重视财政物质扶贫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开展文化扶贫,有力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2011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将被纳入扶贫范围,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材料四同时西部某省针对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15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转企改制,盘活了文化资源。

简答题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也在加快调整。但是普通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增长较多、负担加重。说明我国税收政策不合理。
意义: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居民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
②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税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有利于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发展。

答案解析

简答题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参与主体是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

正确答案

①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税法》,说明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确保征收个人所得税有法可依;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说明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
②国务院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说明我国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职。
③公众热情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说明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答案解析

简答题3

有人认为,政府扶贫要重视物质扶贫,更要重视文化扶贫。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

①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重视物质扶贫有利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长久的。重视文化扶贫,有利于改变贫困人口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视文化扶贫,有利于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早日致富。

答案解析

简答题4

依据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该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盘活了文化资源,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动力。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降水量单位为mm)。 材料二:下表为新疆2008年经济要素统计表。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三角贸易”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贸易中的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