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4 个小题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问题:

简答题1

事件一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有:
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
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2)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还应有:
施工现场环境;
工程施工特点。

答案解析

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第六条的规定:
建筑业企业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接受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下同)、班线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1)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2)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l5学时;
3)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简答题2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进行取样复试;
正确做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将同一进场批次进场的钢筋,按不超过60t为一检验批量进行取样复试。
不妥之二:调直钢筋时,冷拉率控制为3%;
正确做法:调直钢筋时,冷拉率不应超过1%。

答案解析

事件二描述了两件事,一是钢筋组批取样复试,二是钢筋冷拉调直。故回答时,至少要分成两部分来答题。
(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条文说明第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①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②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③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2)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第5.3.3条规定,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S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由此可见,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并没有错,不正确的地方是控制3%的冷拉率。对于Ⅱ级钢筋,冷拉率不应超过1%。
简答题3

指出事件三中模板及支架示意图中不妥之处相对应的正确做法(至少列出五项)。

正确答案

模板及支架示意图中不妥之处相对应的正确做法有:
(1)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
(2)立杆底应设置垫板(底座);
(3)应设置扫地杆;
(4)立杆应对接扣件连接;
(5)最上面一步纵向水平杆以上的立杆自由端控制在500mm以内;
(6)应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7)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
(8)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安全管理的题,考核的内容是现场最为常见的扣件式铜管脚手架(满堂支撑架)搭设构造要求,属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知识点。
仔细审题,背景资料中的模板及支架示意图首先要定性为满堂支架,故不能按围护脚手架、满堂操作架的构造要求来比照检查图示的错误,只能参照满堂支撑架(模架)相关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3.1.2条规定,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声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这是新规范与2001版对比中比较明显改变,此为错误之处一。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2.1条规定,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这是针对围护脚手架的构造要点。水平杆的接长图中不涉及,故回答时也不涉及。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3.1条规定,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是错误之处二。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3.2条规定,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这是错误之处三。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3.5条规定,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顸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这是错误之处四。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3.6条第2款规定,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9.1条规定,满堂支撑架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本规范附录C表C一2~表C一5规定的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根据图示中螺杆外伸长度300mm的比例估计,最上一步水平杆中心线至木方下皮的距离目测超过500mm,这是错误之处五。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第6.9.3条规定,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这是错误之处六。
关于剪刀撑设置,分两个方面: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规范中规定在竖向剪7J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图中满堂支撑架体搭设高度明显超过8m),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9.6条规定,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根据图示信息,暂无法明确判断插入立杆内长度是否正确。
关于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的问题,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OJ162—2008第6.1.9条第2款中规定,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项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该知识点,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是黑体字,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进行要求。貌似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两规范的不协调之处。
此题明显属于模板支撑架体,且从施工安全的角度讲,本题更适用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条款的规定。故螺杆外伸长度为错误之处七。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1.9条第3款中规定,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本题示意图中无拉杆,这是错误之处八。
简答题4

分析事件四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至少列出五项)。

正确答案

事件四中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有:
(1)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3)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7)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8)漏振或振捣不实。
(9)混凝土拆模过早。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对于具备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混凝土表面缺陷可能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按考试用书上给出的就有如下原因:
(1)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3)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
(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7)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8)漏振或振捣不实。
(9)混凝土拆模过早。
注意了,又是“至少列出几项”的提问。通常这样的问题,其回答都是开放式的,与现场经验紧密接合。只要你在现场遇到的,觉得跟这问题相关的,都可以提炼成一句话写出来碰运气。
一定不能提问要求五项就回答五项,要尽量多回答。
相似试题
  •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层高3.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大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并绘制了模板及支架示意图,如下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重新绘制。 事件四:拆模后发现梁底的外露面出现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监理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后续工程的防治措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