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1 个小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郦道元《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课文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三峡风光,关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课后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色。3.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比较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48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1

1.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第3题。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

1.《三峡》和《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三峡风光,《三峡》是游记散文,而《早发白帝城》是诗歌,但它们在内容上是对应的,如:《三峡》的第2段与这首诗的1、2、4句相印证,都表现了三峡水流速度极快;《三峡》的第4段与诗的第3句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三峡》的第1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要求,将“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设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2)本文是一篇经典课文,脉络清晰,引人人胜,文章中的语言很有特色。所以将“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设定为过程与方法目标。(3)初中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所以,结合单元目标和本文特点,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设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使学生简单了解三峡知识。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学生试读,其他学生帮助正音。2.选一名学生,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学生帮助纠正。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学生试读,教师和同学一起将关键句划出节奏。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教师伴音乐范读。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教师指点:在朗读中教会学生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试说句子。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试说句子。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五、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侧重写水)2.写山和写水有特定的顺序吗?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六、作业布置请学生说一说各自家乡某一景致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在讲完《三峡》后,老师设计了两道有创意的语文作业。 师:长江三峡,美不胜收。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来一场三峡之旅。 作业一:现在请你担任某旅游局的宣传员,根据郦道元《三峡》的描写,查阅相关的资料,利用你的绘画、书法技能,发挥想象,选择任意一个主题,策划一份关于三峡景点的宣传广告。 作业二:现在请你担任某一旅游局的导游。为到三峡来游玩的游客讲解有关三峡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要求:时长三分钟,解说词要真实、生动、形象。 从教学作业意义的方面进行解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沈复《童趣》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七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沈复《童趣》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七年级,班级人数50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