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文学接受的意义?

正确答案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作品中体现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评价与判断、歌颂与揭露,但是所有这些价值在未经接受者阅读之前都只是潜在于文本之中,只有接受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通过文本符号的解读进入到作品的内在空间,充分感受作品中所展示的世界,从中获得知识、愉悦,受到感染、教育,甚至人生的启迪和顿悟时,文学文本的潜在价值才最终成为显在价值在接受者身上得以展现。
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在于此,从文学接受的不同程度来把握,文学接受可以实现文学活动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体验。在再创造和再体验的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接受者体味着与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所体味的同样的言说满足与情感的激动,在这满足和激动的状态中,接受者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烦恼与不安,进入到自由想象的境界,获得极大的审美快感。在体味文学文本中的美的同时,接受者可以扮演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扮演的新角色,在这里弱小者可以享受到战胜与征服的喜悦,失败者可以获得成功者的感受。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体味,是文学作品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一部作品只有能打动接受者、唤起接受者的想象,使接受者神游于作家所创造的美妙的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文学的其他诸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2)教化。教化是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表现。历代文论中对于文学的教化功能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毛诗序》中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南梁萧统在论陶渊明文时也指出陶渊明的诗文可以使“驰竞之情谴,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唐初魏征论文之功用时也说文章“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古人这些论述,都从不同方面说明文学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的“净化”理论强调艺术能使观众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文艺启蒙时期的美学家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也强调了戏剧的“教化”功能。与道德教育不同,文学的教化作用是隐含在审美愉悦之中的,对人的教育、人格境界的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接受者进行审美观照过程中激发接受者心灵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令其挣脱低俗的困扰,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需要说明的是,教化是文学的重要功能,但并非一部作品的教化意味越强烈,此一作品的价值就越高,作为艺术的文学必然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审美的追求、审美的价值,只有这样,它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才能更好地得以实现。
(3)慰藉。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丰富的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接受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慰藉。“共鸣”是探讨文学接受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共鸣则是指接受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被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情感所打动或与作家的思想见解趋同而产生的一种强烈情感体验。由于共鸣出现,读者失衡的心理结构获得慰藉,达到平衡状态。共鸣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接受者,当他们阅读同一部文学作品时,由于人类情感自身的共通性,也会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体验。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共鸣现象是接受者强烈情感体验的结果,接受者自身完全陶醉或沉浸在作品中的情感世界里,在体验作品中的情感过程中,沟通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得到宣泄与释放,获得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情感的慰藉。
(4)认识。文学反映的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一部文学作品,往往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丰富多采的人类社会的投影,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因此,接受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拓宽自己的认识空间,提高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认识也就成为是文学价值的又一重要方面,同样也是接受活动的意义的重要方面。例如接受者阅读《三国演义》,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的历史事实,可以了解古代战争中的谋略手段,学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学到的知识,乃至于《三国演义》成为不少农民起义将领的兵法用书,甚至成为当代商战的参考书目!可以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人们获取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人生知识、历史知识等等各种知识的一条很重要的渠道。
综上所述,文学接受作为文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文学活动的最终完成,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对于文学文本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的体味,对内蕴的形象情感进行再创造和再体验,通过这种再体验获得一种情感和心理的慰籍,同时,文学活动的认识和教化功能也在接受活动中得以全面的实现。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