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从明清时期昆曲的流播演变和清代京剧的形成流变两方面加以论述,首先是昆曲:明中叶以后,戏曲进入传奇时代,南方诸多声腔剧种纷纷崛起,并流播北上,明嘉靖朝,弋阳,海盐,昆山诸腔先后传入北京,取代了北曲杂剧,占领了舞台.特别是昆曲,在北京颇为兴盛.进入清朝,北京再度成为全国戏剧中心,康熙年间,著名文人,诗人洪升,孔尚任先后来到北京,他们的剧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轰动京师,"南洪北孔"之后,昆曲的创作日益衰颓,但舞台演出却十分兴旺.昆曲被誉为"盛世元音",成为全国性的主要声腔剧种.流播北京的昆曲,早在明万历年间,就采取昆,弋合演的形式,谓之"昆弋大戏",到了清初,昆,弋合演的戏班,剧目大量出现,演出盛况空前,由于接受了弋腔的沁润,加上北方语音的影响,北京的昆曲渐渐呈现出与南方昆曲不同的韵味和风貌.北京的昆曲是一个总体概念,其中又包括"京昆"和"昆弋"两支.北方昆曲与南方昆曲的主要区别在于唱念的语音以及调式,旋律,唱法,伴奏方面.北方昆曲基本上以中原音韵为宗,不用苏音,尽量避免"南音北唱",也不恪守"乡音无改"。其生,净(以大本嗓为主),旦,贴,巾生(以假声为主的)的行腔基本同度,音域宽广,经常在两个八度间对比,跳动,生,净戏以气势磅礴,醇厚苍劲著称,"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不如南方昆曲细腻缠绵,清逸蕴籍,老生,大武生,花脸戏采用弋腔锣鼓,极有声势,形成雄伟沉厚,高亢刚劲的独特风格。
至于京剧的形成演变,大家可重点讲徽班进京后"徽汉合流"及戏剧语音,语言的规范化问题,还应论及其表演体系和风格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