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评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正确答案

战时的中国外交基本上围绕着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抗战的关系进行。
(1)中德关系:中国利用和德国在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关系,是德国维持了半年更多的中立,直到1939年2月,德国承认满洲国,中德关系趋于冷淡。1941年7月1日,由于德国承认汪伪政权,中德关系破裂。
(2)中苏关系:中国积极与苏联发展关系,而苏联也出于共同利益支持中国抗战,苏联援华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中国拖住日军,使日军无力北进苏联。1941年4月苏日达成中立条约,中国成为直接受害者。
(3)中美英:抗战初,美英实行中立政策。1938年10月后,美英逐渐改变政策,以制日援华。经济方面,援华贷款,提供租借物质,参与驼峰飞行;军事方面,派遣航空队入华作战;政治方面,废除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大国待遇。
战时中国外交获得不少成功,它既取决于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外交势力,也得益于国际形式的发展。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弱国,与美英苏等国在重大问题上仍不能平等相待。1945年2月14日,美苏英背着中国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迫使国民政府在《中华民国、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酿成对中国主权的重大损害。中国战时外交留下了失败与耻辱的印记。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评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评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评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各级教育发展状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前期的10年间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的重要变化。并说明引起这些变化的基本原因。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评维新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一般把()时期的外交称为“金元外交”。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西周春秋时期在外交场合讲究礼仪的代表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