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1 个小题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师:根据大家的预习及所查的资料,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科举制?(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师:那么,科举制什么时候正式创立的呢?(投影展示:一、科举制的创立)生1: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师: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生2:九品中正制。师:关于九品中正制我们只了解一点,就是到了后来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这种制度有什么弊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给予评价)师:科举制创立之后,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位唐朝官员说过这样的话(展示:“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说明了什么?生3:唐朝科举制沿袭隋朝,进士科最为重要。师:唐朝科举制发展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展示:二、科举制的发展)师: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生1:常科和制举。师:那么,常科和制举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呢?(鼓励学生尝试用图示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的图示内容)问题:

简答题1

请对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

在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要使其注意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掌握科举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其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消极性。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本身是枯燥深奥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身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发现知识。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技巧,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正确把握科举制的本质。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灌输和说教的层面上,教师的提问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虽然把握住了基础知识点,但学生难以在较深层面上理解科举制的实质。教学中应结合相关材料或图片,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感悟、理解科举制。如“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这一问,可以结合科举制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料,通过对比与选择、甄别与判断、逻辑与论证、利用与分享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下面是某历史教师在讲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的教学片段:教师A:“同学们,宋真宗的时候,辽军向北宋猖狂进攻……”。教师B:“当北宋和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刚刚安抚好辽以后,西夏又窜了出来……”。教师C://“我们北宋与辽议和”“我们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下面是某历史教师在讲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的教学片段:教师A:“同学们,宋真宗的时候,辽军向北宋猖狂进攻……”。教师B:“当北宋和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刚刚安抚好辽以后,西夏又窜了出来……”。教师C://“我们北宋与辽议和”“我们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以下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下面是某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课的教学片段。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师:嗯,很好。那如果所受的作用力为零呢?生:那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了。师:嗯,不错。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它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问题:(1)指出该教师的不足之处。(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改正教师的问题。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以下是某教师在讲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着课。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本书说:“老师,刘欣在看小说:”“把书还给我!”刘欣满脸涨得通红,企图把书抢回来。“就不给!”教师严肃地走下讲台拿过书。他发现书名是《明朝那些事儿》,不禁有点惊讶。没想到学生中有人会对历史感兴趣,居然还是位女生!教师知道她很好强,简单的惩罚必然适得其反,何况这是一个值得教师心中“暗喜”的违纪行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以下是某教师在讲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着课。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手里举着一本书说:“老师,刘欣在看小说:”“把书还给我!”刘欣满脸涨得通红,企图把书抢回来。“就不给!”教师严肃地走下讲台拿过书。他发现书名是《明朝那些事儿》,不禁有点惊讶。没想到学生中有人会对历史感兴趣,居然还是位女生!教师知道她很好强,简单的惩罚必然适得其反,何况这是一个值得教师心中“暗喜”的违纪行为。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特殊虚词的用法时,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分类,下面与其他选项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1.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试着对比作者自身,说说本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个典故的呢?3.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以上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六一居士传》一课时,在讲述文中引用《庄子?渔父》的典故时设计的三个问题,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