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成为经济活动的积聚地。这样的积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当积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在规模方面,点既可以是小乡镇,也可以是大城市。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轴可以称为轴线、开发轴线、发展轴线,或者称之为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长度、宽度)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相应地,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同时,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4)双核结构模式我国学者将极核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双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另一方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双核结构的形成“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
(5)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以及其他学者提出了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雨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并提出城市分布有8种可能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