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试述孟子对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理论认识。

正确答案

a、论证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积极作用
孟子在同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的辩论中指出,一定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是必要的,完全的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否定社会分工,要求每个人在农耕之外还从事手工业,同时也从事脑力劳动,是做不到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能使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他说:“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在两干多年前,这是批判自然经济落后性的一个相当精采的论点。他认为,否定分工和交换是浪费的和不经济的,他说:“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盂子·滕文公下》)这不但对手工业者不利,对农民也是不利的。
b、对交换过程和价格的分析
孟子在一定程度上对交换过程进行了微观的分析。他认为:交换对双方都是平等的,互利的,不存在谁损害谁的问题。他反问道:“农夫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厉农夫哉?”(《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也看到了商品价格相差可达数倍这一现象,认为这是由商品的某种内在属性,即“物之情”决定的。这已触及到了商品的价值问题。但“情”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他未进行分析。在传统经济思想中,谈论价格问题的大多认为商品的供求决定价格,所谓“多则贱,寡则贵”,“有余则轻,不足则重”(《管子·国蓄》)。有的甚至把价格说成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说:物无轻重,物物者能为之轻重。孟子在试图以“物之情”,即商品的某种内在属性来解释价格,这在传统经济思想中是比较少见的,也是比较深刻的。
c、保护和鼓励工商业的政策主张
孟子有“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的求富必先重农的思想,却从无“抑商”的思想。他竭力劝说当世诸侯实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关市讥而不征”(《孟子·梁惠王下》)。他认为行仁政能得人心,使其他诸侯国的人民自愿归服,其中也包括使各国的商人愿意前来贸易。他把“使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孟子·公孙丑上》,看作一国政治得人心的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试述荀况对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理论认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试述斯密的分工和交换学说。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试述历史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异同。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试述在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及其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墨子提出尚同主鄕理论基础是关于国家、政治的起源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判断题查看答案

  • 东西方先哲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高度重视道德的有()①孟子②董仲舒③智者学派④苏格拉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试述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结构对历史认识的影响。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试述庄园经济对东汉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