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本地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福建省异地高考自此“大门”开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高考之路更为便利。这一政策表明,在我国()。
单选题查看答案
2009年6月7日,我国约1020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场外约1020万个家庭希望通过高考让“孩子”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份好工作。而美国人则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中美两国对待高考态度的差异表明:()
单选题查看答案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自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以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教育部的这一改革() 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学习热情②能够确保各年龄段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③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④彰显“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理念
单选题查看答案
2014年高考四川卷语文应试作文材料:“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解读这一观点,从国家层面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2013年4月,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心理专家认为,考生这样的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心理减压方式,但切勿过度迷信。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异地高考是推进教育公平的“硬骨头”。截至2013年1月9日,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已陆续出台了方案。各地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如北京部分家长组团反对异地高考,担心开放异地高考会稀释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剧城市的承载压力。非京籍考生家长则忧虑方案设置的门槛过高,影响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双方就此在网上进行了辩论。这种分歧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判断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④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会影响价值判断
单选题查看答案
1977年高考恢复招生;1990年第一次推行标准化考试,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2001年取消对考生婚姻和年龄限制;2003年为避免天气炎热将考试日期提前一个月,使考试更加人性化;2006年实行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高考制度改革的30年历程() ①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道理 ②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
单选题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②某省发现的大片原始森林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