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平衡论认为:哲学——关于变化的学问。(看法、做法)应用哲学——针对个人应用的大众哲学。应用哲学平衡论——新平衡论。研究事物发展如何趋向平衡的大众哲学。法国的孔德先生和英国的斯宾塞先生所主张的哲学方面的“平衡论”,亦称“均衡论”。这个观点主要是“把事物发展的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理论”。他们认为:平衡和渐变是正常的,不平衡则是反常的。(《哲学大辞典》同上。我们认为:平衡、渐变、不平衡和突变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考虑其正常与否,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依“准平衡”全方位看问题、相机而定,而不应只是从一个方面去考察。)
平衡论又称“均衡论”。指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把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主要代表为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用牛顿的机械力学和均衡律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宣称均衡不仅是运动、进化的必然性,也是运动进化的起点。平衡论把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绝对化,认为均衡、渐变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正常的基本状态,相反,运动、变化和发展则成了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渐变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平衡论否认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把相对统一绝对化,平均看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政治上,平衡论主张阶级调和,否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否认社会革命,是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只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事物内部有主要和次要矛盾之分,矛盾双方也有主次方面之分。
它们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事物的发展遵循着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循环不已的过程。所以说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坚决反对平衡论,反对机会主义的调和论和折衷主义。但是,平衡又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状态,积极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及其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平衡论的错误在于把相对的平衡绝对化。
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