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清代赋役制度发生哪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清朝承袭明制,仍实行一条鞭法。虽已有部分丁银摊入地亩之中,但丁役仍是无地少地农民的一大负担,也成为农民隐匿户口的原因。为了增加丁口,稳定税收,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和丁银为准,额外增丁也不再多征丁银,称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无疑是封建赋税制度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在编审户口时引发极大混乱。广东、四川两省在康熙后期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征收,取得成效。雍正时期,将“摊丁入亩”推行全国。自此,不再按人丁和地亩双重标准收税,而将土地作为唯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收程序,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削弱,自秦汉以来存在2000多年的丁口税从此结束,标志着国家对农民的封建隶属关系全面松弛,这一变化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从总体趋势把握秦至清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从总体趋势把握秦至清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简述明清赋役制度的变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清代封建剥削形式与租佃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答题查看答案

  • 中国历史赋役制度的课征内容有()三条线

    多选题查看答案

  • 唐代的赋役制度主要有()。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清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主要表现在哪里?在封建社会中后期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中,是如何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步放松的?其实质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商周时期的赋役制度为税、赋、役三征。

    判断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