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爆炸危险区域可划分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0级区域(0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
②1级区域(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③2级区域(2区):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性粉尘环境按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①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②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3)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出现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和粉尘层厚度分为:20区、21区、22区。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中,()区是指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如何设置泄压设施?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哪几类?根据闪点如何划分?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防火隔墙,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的灯具类型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其不包括()。

    多选题查看答案

  •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

    多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