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双城记》(1859)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影射英国现实,其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小说形象地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但是,作者也反对暴力革命,极力描写群众力量的疯狂性和盲目性。一些革命者被写成暴徒,比如得伐石太太在革命胜利后就被写成一个冷酷凶狠的“嗜血女魔”,最后让她莫名其妙地死在一个英国女仆手中。这体现了作者对法国大革命和革命者的矛盾态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作者认为应当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整个社会。小说中的梅尼特、代尔那、卡尔登等人物形象即体现了作者的这一主张。

正确答案

梅尼特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法国巴黎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人正直善良。青年时代为了伸张正义,他不顾威胁利诱,向朝廷告发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迫害农家少妇和她的亲人的罪行,结果他自己反而被关进巴士底狱十八年。在狱中他写下了控诉侯爵家族的血书,发誓报仇。十八年的冤狱使梅尼特的身心备受摧残,变成了“一个神志错乱、屈从命运的白发鞋匠”。出狱后,他被护送到英国伦敦,在女儿路茜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常态,变成了一个具有“无我精神”的博爱主义者。“博爱”化解了他心中的“仇恨”,同意女儿路茜与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儿代尔那结婚。法国大革命期间,代尔那被革命群众逮捕。梅尼特立即赶到巴黎多方营救,同时还担任了几个监狱的医疗工作,“对杀人者和被杀者同样施行他的手术”。狄更斯以他的不幸遭遇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控诉,又以他的仁慈博爱来调和社会矛盾。他是狄更斯笔下理想的人道主义典型。代尔那是狄更斯理想的具有仁爱精神和民主思想的青年贵族形象。他虽然出身名门,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早在大革命前他就自愿放弃了爵位和财产,侨居英国,靠教法文自食其力。他忠于友情,获悉管家在法国被革命群众囚禁,立即冒着危险前往法国营救。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给统治者树立榜样,要他们象代尔那那样放弃剥削,进行道德修养,从而缓和阶级矛盾,防止阶级斗争。卡尔登原是个没有理想的英国青年,为人善良敦厚,却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变得放荡不羁,后被路茜感化。他与代尔那长相酷似,也深爱路茜。为了路茜的幸福,他顶替代尔那上了断头台。这个人物带有浪漫主义幻想色彩,是人道主义精神极致——利他主义的化身。作者用卡尔登的自我牺牲的“博爱”精神与革命的“恐怖”行为相对照,用卡尔登的“仁慈”和革命群众的“残酷”相对照,进一步宣扬了以德报怨的人类博爱思想。《双城记》正是通过描写代尔那那样的仁慈博爱、自动放弃财产和特权的贵族;梅尼特那样宽恕、对仇敌也不报复的平民;卡尔登那样的利他主义、为了别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青年,来宣扬用人道主义救世的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狄更斯的温和的人道主义特色。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的双城是()和()。

    填空题查看答案

  • 狄更斯创作《双城记》的立足点是其()立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狄更斯长篇小说《双城记》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除《双城记》外,狄更斯的另一部历史小说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理想的最高体现者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双城记》的思想倾向是什么?它如何表现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简答题查看答案

  • 狄更斯的《双城记》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狄更斯的《双城记》以什么为背景?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