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2 个小题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魂与脉,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过程,留下了祖辈们不可磨灭的印记。历史文化街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凝结着他们的汗水,最终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作为后人理应倍加珍惜和敬重。然而,一些地方打着保护的名号,却干着破坏的事儿。年初,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通报批评了山东聊城、河北邯郸、湖北随州、云南大理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城市。这些城市名为保护实则破坏,哪些所谓的古城风貌是“成批的历史文化街区被拆迁,统一建仿古建筑,一张设计图纸、一个时间建出来”。

简答题1

有人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力,责任全在政府”,请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正确答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离不开政府。因为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承担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通报批评哪些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城市正是其履行职能、担负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责任的体现。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不严、决策失误,甚至滥用权力、违法行政,造成保护不力,政府负有不可推下的责任。但是政府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并不能包办一切,公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过程中的参与度、其它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都会造成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力。

答案解析

该题考查政府、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与经济关系等知识点;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政府等方面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本问知识范围限定在政治生活的政府角度,评析类试题,考生首先要看到政府的责任,但是又要看到政府不是万能的,回顾课本政府的主要知识点,应想到政府的职能、宗旨、原则、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权威政府等,最后联系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政府、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与经济关系
简答题2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防止历史文化街区被保护性破坏的理由。

正确答案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顺应社会生活变迁的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魂与脉,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防止历史文化街区被保护性破坏,有利于继承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重大影响。防止历史文化街区被保护性破坏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防止历史文化街区被保护性破坏既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又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防止历史文化街区被保护性破坏能进一步激发城市的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答案解析

该题考查政府、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与经济关系等知识点
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知识点,角度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与经济关系”,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等几个角度作答。
考点:政府、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与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