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B必须限量交易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只能政府收购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14年4月16日《北京日报》报道,外交部长王毅1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中俄双方已经商定,2015年共同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当前形势下,这对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要密切配合,办好有关活动。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提出“(),(),(),()”的政治纲领。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把纲领阐发为“()、()、()”,简称为“”。

    填空题查看答案

  •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22年颁布的学制是()。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读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1921年7,中共“()”在上海召开。1922年,中共“()”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