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3 个小题

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16世纪中期,德国更多的学生寻求在法学和神学上的专业训练,进入高级学院的学生增加了。从前神职人员不需要也不要求从神学院毕业,如今渐渐成为新教神职人员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同新教教会的性质和重视教义的解释有关。法学的地位也由于世俗政权的需要而大大增强了。然而,医学和自然科学在大学仍是无足轻重的。此时的大学虽然智力水平多少有所提高,但仍赶不上当时一般智力水平发展的速度。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仍被排斥在大学之外。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成就都是在大学之外取得的。
17世纪中期,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1700年,德意志各邦共有28所大学,其中许多生源不足,难以运转。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有的科学家要求取消大学。德国在18世纪经历了两次大学改革运动,但仍不尽人意。
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他推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立了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专精的知识,而且富有科学研究的精神。比如: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请回答:

简答题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6世纪中期和17—18世纪德国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客观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状况:16世纪中期,德国大学的专业性和智力水平提高,但发展水平有限;(2分)17—18世纪,德国大学落后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2分)
原因: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封建势力、教会势力仍然强大。(3分)
17—18世纪,科技的巨大进步(或者答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启蒙运动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可直接归纳出6世纪中期和17—18世纪德国大学的发展状况即:16世纪中期,德国大学的专业性和智力水平提高,但发展水平有限;17—18世纪,德国大学落后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出德国教育出现这种发展现状的原因,即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封建势力、教会势力仍然强大。
简答题2

依据材料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1分)

正确答案

趋势: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4分)
影响:德国科技快速发展,出现了如发电机、内燃机等发明创造(或者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众多的发明创造);(2分)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2分)德国成为欧洲强国;(1分)推动德国快速崛起为世界强国并大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2分)

答案解析

概况材料中文字“他推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立了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专精的知识,而且富有科学研究的精神……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的特点即可得出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联系材料中“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含义,结合史实即可得出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
简答题3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4分)

正确答案

认识:大学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变革推动大学改革与进步;大学的变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等方面的支持;教育强则国强。(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适当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的总分)(4分)

答案解析

总结德国大学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大学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变革推动大学改革与进步;大学的变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等方面的支持;教育强则国强。
考点:西方近代科技的建立
点评:中世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长期遭受教会的压迫,发展缓慢,进入近代以后,伴随文艺复兴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科学实验得到了提倡,西方的自然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最终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代科技产生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和宗教势力的决心和力量。
相似试题
  • 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独特做法,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推行分田到户,华西村人根据本村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的优势,搞起了“集体承包”——由30名种田能手承包了全村500多亩良田,富余劳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中去。90年代中期,华西人又依据国家对经济“抓大放小”的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对本村“抓大扶小”的改革思路,对关系华西村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抓住不放,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予以资金扶持。面对华西村的巨大成功,华西人用“吃透两头”“两个一致”来形容他们的经验。“吃透两头”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材料中“吃透两头”“两个一致”的辩证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这样说() ①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 ②肯定了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肯定了改革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④是因为改革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回答问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