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有位教师在讲授“惯性定律”后小结时这样提问:教师:一切物体都具有什么?学生:惯性。教师: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学生:不需要。教师:要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须施加什么?学生:力。教师:用什么物理量表征物体惯性的大小7学生:质量。问题:(1)对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的教学思路。

正确答案

(1)这样的提问,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立即回答,整个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实质上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激发思维、培养能力起不到作用。并且提问的设计也不够合理,如“一切物体都具有什么”的回答就可以有很多答案,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唯一的,这充分说明问题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惯性的概念有一深刻的理解,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惯性现象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随处可见的,诸如公交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倒;飞机提前空投救灾物资等现象。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1:跟物体的速度有关。学生2: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教师:很好,大家都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那大家能不能举例来证明一下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比如平直的公路上,同速运行的载有重物的大卡车和小轿车,往往小轿车容易刹车,而大卡车需要滑行一段路程才能够刹车。教师:嗯,不错!观察能力很强,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这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质量。教师:与速度有没有关系呢?学生:没有……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结束方式属于()。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马说》一文时,这样介绍:骈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并列举出以下作品,让学生指出不属于骈文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提出一个问题:作者反复写她们的“微笑”“和蔼”,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以下是同学们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时候,先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某教师以这样的形式为开场白,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硫酸浓度改变,其氧化性强弱会发生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的思想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教师在讲授《看云识天气》时,讲解了三种说明顺序,下列不是说明顺序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以下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列举了同一诗人的其他诗句,下列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先是这样介绍该文的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里隐含着一种规劝或是讽刺的意义。其故事中的人物,多是虚构的,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或其他东西被拟人化。”以上概念描述的是哪种文学体裁?()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