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解决对策。

正确答案

(一)关注留守儿童,避免家庭教育只管孩子吃穿,只是给学生学习压力而不注重心理疏导的不良局面。
在家庭中,最佳选择是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尽量避免双方外出,留一方在家中监护孩子,这样不至于形成“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很大影响。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建议定期书信交流,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日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除了家庭,孩子最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学校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二)学校应该转变观念,尽量避开学校教育工作存的一些弊端。
片面过分的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重行为表现,轻心理过程等等。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厌学情绪。而个别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尊重学生,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心理,进而自暴自弃。在这方面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避开这种为学习好即优秀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老师也应该认识到,其实每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我们没有善于去发现罢了!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在学习上不好,我们可以激发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育当中不要因一个同学成绩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只要老师都拥有这种想法,我相信老师们也都能够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不会用沉重的心理负担,再次基础上,学生也会敬重每一位老师,对学习也会更加的有兴趣。
(三)注重心灵辅导多关注,用爱去点燃教育,多与孩子沟通。
教育是以爱为前提,爱,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爱,是孩子展翅飞翔的翼下之风。正确地关爱孩子,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知道孩子的心理需要,把握孩子的性格特点,前提是多与学生沟通,才能正确的去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与中小学生的有效沟通。首先,要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首先要真诚,要做到与学生推心置腹,要面带笑容地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到你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才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其二,师生平等相待,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对犯错误和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喝斥,大量调查表明,这是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课改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种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疑问。心理学研究证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三,在交流过程中增强教师的信心、耐心和细心!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古训给予的启示,要与学生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以身教代替言教,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益于自身成长的活动中去,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塑造学生人格魅力,发挥学生独立性。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为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来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特定的困难情景,或适度高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使学生暴露“弱点”,让他们经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磨难,来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艰苦磨练,如有计划地进行各种体育竞赛、登山、野炊、纪念革命烈士等专题活动,让学生从温室里走出来,自我锤炼,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意志受到磨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学生缺少挫折磨练,一旦面临挫折,往往会束手无策,一蹶不振。承受不起挫折的打击,很容易导致心理挫折。
(五)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设优美的物质环境,精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是由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宣传物、色彩及布局等构成的人文环境融合而成的物质情景。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思考;繁花点点、绿草茵茵,会无时无刻地触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校园物质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它能给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隐性课程的教育功效。心理环境即人文形态的软环境,包括一切精神和人文因素。校园心理环境主要指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尤其体现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与物质环境相比,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良好的校风,可以振奋人心、激励斗志,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良好的校风,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出现良性循环。营造校园心理环境,还需要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包含领导与教师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团结、友爱、合作、互携的人际关系,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安全感,教师和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可以得到化解;在这方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方面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如沐春风。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必要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培训,提高学校的这种软环境。另外,用书籍充实孩子的心灵,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可以坚持每月一主题,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手抄报比赛、作文笔会、书画笔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读书用书。使孩子们分清真善美、假恶丑,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宏观方面看,国家教育部已经发布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中小学心理教育体系;从微观方面看,各中小学不仅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也都在探索心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可以相信,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只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正视这些不足,认真检视其原因,脚踏实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必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成长的使命。同时记住:学生是无辜的,出现的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影响学生成长的人,所以不要对学生心理问题而去指责学生,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生活中茁壮成长。我相信中下学生心理问题是定等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论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论述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方法是在中学普及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其次是进行()、()和()。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发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简述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一般要经过()。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阶段、() 阶段、()阶段、()阶段。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暗恋同班的一名男生而十分苦恼,前来学校的心理辅导站咨询。心理辅导站的老师得知具体情况后,告诉了女学生的家长,这种做法()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心理卫生的初级功能是防止();中级功能是完善();高级功能是发展()和社会。

    填空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