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本题共包含 5 个小题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

单选题1

以下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应该负有全部责任

B内部控制是取代内部日常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C内部控制只能在案件发生后发挥作用

D内部控制旨在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单选题2

按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在该案例中的内部控制漏洞主要体现在()环节。

A前台控制

B后台控制

C基础控制

D资金运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判断题3

该案例表明,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寿险公司建立全面、系统、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真正成为内部控制的具体落实责任人。

A

B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单选题4

根据1992年9月,美国发起人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包括的要素是() ①控制环境 ②控制活动 ③信息与沟通 ④风险评估 ⑤监督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单选题5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的内控制度没有实现的内部控制目标是() ①行为合规性目标 ②资产安全性目标 ③信息真实性目标 ④经营有效性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该案例表明,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寿险公司建立全面、系统、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真正成为内部控制的具体落实责任人。

    判断题查看答案

  •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 根据1992年9月,美国发起人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包括的要素是() ①控制环境 ②控制活动 ③信息与沟通 ④风险评估 ⑤监督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09年1月1日,H寿险公司融资租入某固定资产,应支付的融资租赁款为500万元。2009年1月16日,H寿险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融资租赁费。此后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安装调试费20万元。2009年3月12日,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2009年1月1日,H寿险公司融资租入某固定资产,应支付的融资租赁款为500万元。2009年1月16日,H寿险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融资租赁费。此后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安装调试费20万元。2009年3月12日,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