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灯下漫笔》一文对中国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剖析,其深刻性何在?有何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对中国民族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说明,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族心理十分可悲,他们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贴耳,屈服于统治者的“暴力”之下。作者深刻地揭示了民族心理的奴化性,其目的在于开启民智,唤醒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其现实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犀利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实质。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级一级地制驭着,贵吃贱、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这: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列现在,所以,作者尖锐地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灯下漫笔》一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反语,有何效果?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鲁迅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简述鲁迅《灯下漫笔》的写作特点。

    简答题查看答案

  • 鲁迅的《灯下漫笔》出自其杂文集()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