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与鲁迅的解剖“国民性”相比,老舍小说的文化反思有什么样的开拓?

正确答案

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有新的开拓:
①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沉痛反思,其中重要的一个侧面是对市民生活的表现,显示了文化批判的个人特色。如《四世同堂》,通过对祁家——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几代人的描写,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其文化反思的主要内涵在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解剖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和民族劣根性。
②《二马》等作品把文化批判、反思的视野扩大到中西文化的对比框架中,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老舍的《四世同堂》等小说具有文化反思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文化反思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与鲁迅的解剖“国民性”相比,老舍小说的文化反思有什么新的开拓?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老舍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批判国民性弱点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小说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特色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一些作家的讽刺艺术有何不同(对比鲁迅、老舍、钱钟书)?

    简答题查看答案

  • 老舍解剖国民劣根性的小说《二马》采用了()

    填空题查看答案

  • ()是绍兴人,与鲁迅同乡。他的杂文《从“目莲戏”说起》、《关于土地》、《关于女吊》等,不仅给读者奉献了形神毕肖、绘声绘影“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态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单选题查看答案

  • 鲁迅的《()》、《()》,茅盾的《()》、巴金的《()》、老舍的《()》、沈从文的《()》、曹禺的《()》、艾青的《()》以及戴望舒的《()》等,这些都表明中国现代文学正趋于成熟。其中中长篇小说在这一时期成为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例如《()》、《()》、《()》。

    填空题查看答案

  • 如何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简答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