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据文字训诂,“隶”字有“徒隶”、“隶属”、“辅佐”等多种意思,因之,隶书的产生渊源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狱吏程邈犯罪后被关在监狱里,他在狱中省减篆书笔画,改圆转为方折,“以趋约易”。这种字体多为紧急公文所使用,即“徒隶”——下层小官吏们使用的字,故称之谓隶书。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方折而草率书写的篆书。另外,由于这种书体开始仅在下层社会中流行,而官方在庄重场合下使用的文字如诏版、刻石、权量铭文等都仍用的是小篆,这种字体仅起辅助作用或隶属作用,故称之谓隶书。事实上,秦汉交替之际的隶书就是当时社会上趋于方折潦草一类的“俗”体书的代称,正如晋卫恒所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自战国时初创,经过秦汉到三国,在楷书未创制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但其形体神态在其四百多年中是逐渐改变和美化的。西汉的隶书带有篆书、秦隶的遗意,笔画平直少波磔撇捺。到了东汉,特别是东汉后期,便趋于工整精巧,结体扁平,布白匀称,笔画形态逐渐丰富多变。并出现了隶书特有的波磔分明的笔划,形成了汉隶的规模,即当时称谓的“隶楷”,即现在所说的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