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冬践土之会,本是晋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却记为“天子狩于河阳”,以下评述正确的是()①作者描述带有主观因素②通过一个“狩”字,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③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④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是晋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却记为天子狩于河阳”可知①作者描述带有主观因素的表述正确;晋文公召周天子是对礼乐制度的破坏,“狩”字,表达了作者对“分封制”下天子权威的的维护,因此②正确。③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的表述太绝对;④历史是客观的真实的,不能说成是个人心态的反映。A项符合题意。
相似试题
  •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这种现象的周期大约为()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说明西周时期()。

    单选题查看答案

  •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

    单选题查看答案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死而立其弟;”上述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单选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