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居民发现河道水质污染正确地做法是:()。

A以合法途径反映情况

B找政府扯皮

C不理睬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为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鉴别污染鱼的正确做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湖泊污染——太湖的富营养化 资料1:太湖概况 面积达3.65万km2的太湖流域,位于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北濒长江,东部及东南部临海,流域内河湖密布,水面占总面积的17.5%。(见图1—1)人口密度达910人/km2左右,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每年排放的污水,其中1/3在太湖流域。 由于流域的经济发展,导致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水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平均每10年下降一个等级。2002年除东太湖和东部沿岸带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外,其余湖区全部劣于Ⅳ类,西北部湖区的五里湖、梅梁湖和竺山湖则为劣Ⅴ类。太湖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不断提高,自2000年起,全湖平均达到了富营养水平,以蓝藻水华为表征的富营养化现象愈演愈烈。由于西北部湖区水体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导致湖体的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水生高等植物快速减少,蓝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增长。底栖生物物种减少,耐污类种群则年趋增大,生物多样性下降。 资料2:2005年一季度太湖各湖区水质及营养状况 2005年一季度各湖区中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湖区有6个,劣于Ⅴ类水质的湖区有3个,超标水体湖区面积占8.2%。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东太湖水质IV类1个,其余8个湖区水质均为劣于V类,超标率100%。 东太湖为中营养水平,占湖区面积的6.7%,其它湖区为富营养水平,占93.3%。(见表1—1) 资料3:太湖污染源情况 (1)点源污染 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总磷含量过高。在被污染的水体中,55%的磷来自生活污水。环太湖地区污水未经妥善处理就排入河道和湖泊,未经处理的污水占80%,太湖水质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水质级别下降了一个等级,全湖平均水质由原来的Ⅱ类水质为主变为Ⅲ类水质为主。水体营养状态上升二个等级,由80年代初期以营养、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90年代中期以富营养为主。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 (2)面源污染 自从20世纪90年代,太湖污染物指标中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两项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很小,一位监测人员长期观察发现,一遇大雨,水中的氨氮浓度明显高于往日,原因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比重加大的结果。污染物残留在地表上,很容易被雨水带进河道。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被污染的水体中,60%的氮来自农业面源(非点源)污染。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化肥农药、生长素带来的污染急剧增加。面源污染因为污染物来自整个地区,而不是来自一、二个集中的污染源,污染分散,并且体积庞大,更难以控制。 (3)污染来源的变化 表中数据来自“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计划及规划 从上表中分析得出,城镇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污染源应是主要控制对象,同时其他有机污染(CODCr)中,加强对工业废水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1997年开始,太湖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对于工业污染排放量来说日趋严重,1999年面源污染的排放量竟占到排放总量的58%。根据监测,嘉兴1999年的污水中,COD排放量为12万多吨,其中工业污染占到16.99%,生活污染占到25.87%,农业污染为57.14%。与1995年相比,工业减少32%,生活增加14%,农业增加18%。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湖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染源(点源)的治理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工业污染量大大下降,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便显现出来。 问题: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湖泊污染——太湖的富营养化 资料1:太湖概况 面积达3.65万km2的太湖流域,位于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北濒长江,东部及东南部临海,流域内河湖密布,水面占总面积的17.5%。(见图1—1)人口密度达910人/km2左右,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每年排放的污水,其中1/3在太湖流域。 由于流域的经济发展,导致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水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平均每10年下降一个等级。2002年除东太湖和东部沿岸带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外,其余湖区全部劣于Ⅳ类,西北部湖区的五里湖、梅梁湖和竺山湖则为劣Ⅴ类。太湖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不断提高,自2000年起,全湖平均达到了富营养水平,以蓝藻水华为表征的富营养化现象愈演愈烈。由于西北部湖区水体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导致湖体的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水生高等植物快速减少,蓝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增长。底栖生物物种减少,耐污类种群则年趋增大,生物多样性下降。 资料2:2005年一季度太湖各湖区水质及营养状况 2005年一季度各湖区中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湖区有6个,劣于Ⅴ类水质的湖区有3个,超标水体湖区面积占8.2%。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东太湖水质IV类1个,其余8个湖区水质均为劣于V类,超标率100%。 东太湖为中营养水平,占湖区面积的6.7%,其它湖区为富营养水平,占93.3%。(见表1—1) 资料3:太湖污染源情况 (1)点源污染 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总磷含量过高。在被污染的水体中,55%的磷来自生活污水。环太湖地区污水未经妥善处理就排入河道和湖泊,未经处理的污水占80%,太湖水质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水质级别下降了一个等级,全湖平均水质由原来的Ⅱ类水质为主变为Ⅲ类水质为主。水体营养状态上升二个等级,由80年代初期以营养、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90年代中期以富营养为主。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 (2)面源污染 自从20世纪90年代,太湖污染物指标中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两项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很小,一位监测人员长期观察发现,一遇大雨,水中的氨氮浓度明显高于往日,原因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比重加大的结果。污染物残留在地表上,很容易被雨水带进河道。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被污染的水体中,60%的氮来自农业面源(非点源)污染。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化肥农药、生长素带来的污染急剧增加。面源污染因为污染物来自整个地区,而不是来自一、二个集中的污染源,污染分散,并且体积庞大,更难以控制。 (3)污染来源的变化 表中数据来自“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计划及规划 从上表中分析得出,城镇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污染源应是主要控制对象,同时其他有机污染(CODCr)中,加强对工业废水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1997年开始,太湖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对于工业污染排放量来说日趋严重,1999年面源污染的排放量竟占到排放总量的58%。根据监测,嘉兴1999年的污水中,COD排放量为12万多吨,其中工业污染占到16.99%,生活污染占到25.87%,农业污染为57.14%。与1995年相比,工业减少32%,生活增加14%,农业增加18%。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湖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染源(点源)的治理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工业污染量大大下降,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便显现出来。 问题: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在既有固态污染物又有气态污染物的加热设备烟道中采集气态污染物样品时,以下正确做法是()

    单选题查看答案

  • 湖泊污染——太湖的富营养化 资料1:太湖概况 面积达3.65万km2的太湖流域,位于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北濒长江,东部及东南部临海,流域内河湖密布,水面占总面积的17.5%。(见图1—1)人口密度达910人/km2左右,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每年排放的污水,其中1/3在太湖流域。 由于流域的经济发展,导致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水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平均每10年下降一个等级。2002年除东太湖和东部沿岸带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外,其余湖区全部劣于Ⅳ类,西北部湖区的五里湖、梅梁湖和竺山湖则为劣Ⅴ类。太湖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不断提高,自2000年起,全湖平均达到了富营养水平,以蓝藻水华为表征的富营养化现象愈演愈烈。由于西北部湖区水体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导致湖体的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水生高等植物快速减少,蓝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增长。底栖生物物种减少,耐污类种群则年趋增大,生物多样性下降。 资料2:2005年一季度太湖各湖区水质及营养状况 2005年一季度各湖区中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湖区有6个,劣于Ⅴ类水质的湖区有3个,超标水体湖区面积占8.2%。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东太湖水质IV类1个,其余8个湖区水质均为劣于V类,超标率100%。 东太湖为中营养水平,占湖区面积的6.7%,其它湖区为富营养水平,占93.3%。(见表1—1) 资料3:太湖污染源情况 (1)点源污染 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总磷含量过高。在被污染的水体中,55%的磷来自生活污水。环太湖地区污水未经妥善处理就排入河道和湖泊,未经处理的污水占80%,太湖水质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水质级别下降了一个等级,全湖平均水质由原来的Ⅱ类水质为主变为Ⅲ类水质为主。水体营养状态上升二个等级,由80年代初期以营养、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90年代中期以富营养为主。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 (2)面源污染 自从20世纪90年代,太湖污染物指标中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两项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很小,一位监测人员长期观察发现,一遇大雨,水中的氨氮浓度明显高于往日,原因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比重加大的结果。污染物残留在地表上,很容易被雨水带进河道。在水质很差的嘉兴河网地区和大运河杭州段,被污染的水体中,60%的氮来自农业面源(非点源)污染。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化肥农药、生长素带来的污染急剧增加。面源污染因为污染物来自整个地区,而不是来自一、二个集中的污染源,污染分散,并且体积庞大,更难以控制。 (3)污染来源的变化 表中数据来自“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计划及规划 从上表中分析得出,城镇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污染源应是主要控制对象,同时其他有机污染(CODCr)中,加强对工业废水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1997年开始,太湖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对于工业污染排放量来说日趋严重,1999年面源污染的排放量竟占到排放总量的58%。根据监测,嘉兴1999年的污水中,COD排放量为12万多吨,其中工业污染占到16.99%,生活污染占到25.87%,农业污染为57.14%。与1995年相比,工业减少32%,生活增加14%,农业增加18%。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湖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染源(点源)的治理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工业污染量大大下降,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便显现出来。 问题: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

    简答题查看答案

  • 《关于推进太湖流域片率先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骨干输水河道水质达到或优于()类。

    单选题查看答案

  • 为了避免筛网、冲具污染到生产物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查看答案

  • 对放射性污染后的食品该不正确做法?()

    单选题查看答案